228事件爆發至今即將屆滿64年,近日來台北市立228紀念館對內部常設展進行更新,卻引發各界不同的意見,台灣史學者、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今天中午在新頭殼網路媒體「開放編輯室」節目中表示,這次228紀念館部分展出品的切入角度、論述方法有違歷史事實,應該站在人民的角度來看待事件經過,而非與政府意見並陳。

曾親自參觀展覽的主持人蘇正平指出,此展覽對於歷史的論述,都是政府與民間意見並陳。對此,張炎憲認為,不能將統治者和民眾的立場並陳,例如二戰猶太人的紀念館的立場,一定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抨擊施暴的執政者;此外,當時總統蔣介石曾在公報上說:「不要挾怨報復」,卻用「達姆彈」等致命武器大肆屠殺台灣人,可見政治術語與歷史事實並不可相提並論。

針對228事件的發生原因,張炎憲解釋說,除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治安敗壞等原因之外,主要因素在於台灣與中國的文化差異,但是展館卻未對此清楚交代。此外,張炎憲認為,展館內部分文字敘述有些爭議,必須符合歷史事實,才不會誤導大眾。

「沒有加害者,就沒有受害者。」張炎憲表示,228事件至今,受難者家屬與社會各界仍關心「誰才是加害者?」,卻無法徹底追究出來,這也是受害者家屬最感到痛心之處。而這次的展覽點名蔣介石與陳儀「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張炎憲對此表示讚許,他認為描述歷史事實就是一種進步。

張炎憲強調,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如果台灣人民缺乏作主的立場,歷史將淪為替統治者說話的工具。因此他認為,紀念館應該要賦予人民身為「主人翁」的感覺,並讓人民了解,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是脆弱的,並從這些歷史事件中得到「自信」、反省自己的價值,進而了解到自己享有的權利,這才是歷史教育的意義。

身為第一個「台灣人」出任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建議國史館,過去歷史教育對於「土地」的情感相當地欠缺,除非政府的首都不在台北,不然台灣史就應該當作「國家史」看待,應該要了解其定位。他也建議國史館在撰寫歷史時,應該多蒐集台灣的資料並了解社會狀況、民情,進一步地與台灣結合,不該「不食人間煙火」身居城府之內。

此外,張炎憲認為,編撰歷任正副總統的歷史時,不管好壞,都是台灣各階段的代表人物,因此收集資料時應保持中立、客觀,將來才能作為當政者及民眾參考、反省歷史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