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09.12.09 轉載自《財訊》335 期 文/紀淑芳

 

她是中文世界第一位引入村上春樹作品的人,20多年來,她翻譯過30幾本村上的作品,她是中文世界村上迷們很難不注意到的一個人,她是賴明珠。

村上春樹無疑是日本最頂尖的作家之一。

1985年台灣《新書月刊》裡介紹村上春樹,在那期刊物中,刊登了3篇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以及節譯川本三郎的兩篇評論,譯者都是「賴明珠」。這不但是村上春樹和台灣讀者的初遇,台灣更成為最早翻譯村上作品的國家,賴明珠和村上春樹的不解之緣,就這麼奇妙地展開。

錯過與《挪威的森林》初遇

漸長才理解其中愛情觀

「譯者」是個寂寞的職業,頂多在書皮內頁下方的幾行字,介紹經歷梗概,像是個永遠待在書房、不會浮上檯面的幕後角色,要不是「賴明珠」這3個字太常出現在村上春樹的中譯本內頁,大概也不會打破這樣的例外了。

1978年村上春樹29歲,他寫下《聽風的歌》,隔年即以這部處女作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從此踏入文壇,緊接著他推出長篇小說《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短篇集《遇見一○○%的女孩》等作品,以獨特的風格引起注目,1980年代初在廣告公司任職的賴明珠,因為閱讀日本雜誌裡的書評,注意到這位潛力作家,興起想翻譯他作品的念頭,1985年、也就是24年前,她首度翻譯了村上的短篇,投稿到上述的《新書月刊》,把村上春樹帶到華文世界。

20餘年來,賴明珠翻譯了30幾本村上春樹的作品,已成了村上與華文讀者間重要的引路人。她遵循日文語法結構的翻譯法,保留村上原味,從她翻譯的字裡行間,有讀者想像她本人或許長年沉浸在日本文化裡吧,因此才能貼切傳遞作品原來的感覺,甚至有讀者因為村上作品總給人年輕的感覺,想像幫他翻譯的也應該是年輕的女孩?讀者們天馬行空發揮想像,只因賴明珠始終低調,因而添上一層神祕感。

《新書月刊》的村上專輯報導後,86年時報出版社先行出版了故事性比較強的《1973年的彈珠玩具》及變化較多的《遇見100%的女孩》,剛開始反應卻不怎麼好,賴明珠惋惜地說,考量讀者的接受度,村上的處女作《聽風的歌》隔了一年多才出。她當時還因為自己喜歡,開始著手翻譯村上的第3本長篇小說《尋羊冒險記》,卻放了一、兩年才出版。

村上春樹在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無疑是個轉捩點,也是很多人進入村上世界的開始,賴明珠卻因緣際會錯過了與這本書的「第一次邂逅」。不過,該書第一個版本雖然在台灣大賣,卻未獲得版權,97年時報出版取得版權後,賴明珠才重新翻譯了這本暢銷書。

儘管《挪威的森林》是村上至今最暢銷的書,賴明珠卻覺得當初一開始沒那麼喜歡,除了對裡面純寫實的情色描述有點猶豫,她對書中男主角的愛情觀不是很贊成的,等到她年紀更成熟之後,她才比較理解並包容這種「男生的『喜歡』是多面的」。如果真要從中挑選一本「最愛」,賴明珠毫不猶豫選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本書充滿想像力,給我很多驚奇,從文章一開頭描述電梯不知道該向上還是向下,就很吸引我,怎麼能寫得那麼特別……。」

被批評翻譯不通順

「對方沒完全了解村上」

賴明珠說,她雖然沒讀完村上所有的書(約有40幾本),但她持續閱讀別人對村上的評論及研究,連20幾年前有關他的書訊簡報,她都還保留著。也因為對村上研究深刻,賴明珠頗有自信地說,「我很投入他的情境」,覺得自己「能夠體會他文字的特點。」

很多評論認為賴明珠翻譯的作品比其他版本更重視村上的語氣,保留語氣詞甚至平假名。賴明珠認為,村上的文字跟別人很不一樣,簡潔之外,也運用很多翻譯體,不是純日語,因此翻成中文時要保留一點翻譯體的感覺,她也不會用很艱澀的文字去翻,有時候自己還會一面想像村上口語上會怎麼講?會不會用這個字?又例如村上常把動物擬人化,她就照這方式翻,她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傳達他的想法,這要很堅持!」

這也是為何當最近有人評論賴明珠的翻譯「很不通順」時,她第一反應是「很驚訝,滿不平衡的!」她覺得若干對她翻譯上的評論,是因為對方「沒有完全了解村上」之故。(本文為節錄 全文詳見財訊雙週刊335期)(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