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已於7日在哥本哈根舉行,台灣也有許多民間團體與企業,跨海支持環保議題。今(9)日行人文化實驗室為聯合國環保大使揚.亞祖-貝彤的新書《HOME:搶救家園計畫》舉行記者會,呼籲台灣人民重視被破壞的地球環境。

揚.亞祖-貝彤是聯合國大使,擅長空中拍攝,不但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環保英雄,也將受邀出席哥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他在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公開播放由他導演,盧貝松監製的環保紀錄片《HOME》,估計已有20億人看過此部紀錄片。

《HOME》紀錄片長達1小時半,籌備15年的時間,並歷時2年拍攝。鏡頭跨越5大洲去呈現極地冰帽縮小、採煤場製造的空氣污染等地球面臨的浩劫。

《HOME》提醒一般人地球長期已來的平衡機制已經被破壞。自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配合石油的發現,改變了地球的表態。人類不段消耗樹木、魚類與土地,這些資源與一般人無止盡的需求相比,確實是顯得愈來愈不足。

許多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透過揚.亞祖-貝彤的長、遠鏡頭顯現的,卻是傷痕累累的地球環境。不過目前本片在台灣的知名度還不高。

行人文化實驗室執行長廖美立表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對於環境變化比其他國家更敏感,所以當北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結果可能最先影響台灣;屆時台灣會失去25%的國土,西北部城市將沉入海中。因此面對這個全世界都在談論的氣候議題,台灣人不能置身事外,因為台灣人只剩下不到10年的時間來停止環境惡化,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改變。

推出電影的同時,揚.亞祖-貝彤也推出同名書籍,補足電影未出現的珍貴畫面,也更詳盡地探討全球環境正面臨的種種危機。書中穿插簡單清楚的圖表,取代了複雜的統計數據資料,讓每人都能快速掌握現今重要的議題,例如森林保育、水資源利用和石油消耗的問題;並對《HOME》一片中未以旁白解釋的畫面,有完整的敘述。(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