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17日就前總統陳水扁一審宣判無期徒刑撰文評論。

在這篇題為「阿扁之審(The trials of Ah-Bian)」的榕園專欄中表示:「將前總統繩之以法是台灣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這確實是華人歷史上一個令人鼓舞的開端,去職的領導人不是被暴民懲罰,而是受到法律制裁。」

但是文中也表示,這項成就因為司法系統的瑕疵而受到損害,這些瑕疵因為扁案而特別地凸顯了出來。

文中寫到,陳水扁透過整頓政府機關,以及塑造別於中國大陸的台灣認同,富爭議性地深化了台灣的民主化,但是這個終其一生打擊貪污腐敗的鬥士最後證明,自己才是腐敗到無以復加--唯一比陳水扁糟糕的可能只有過去的國民黨。

文中問到,沒有人曾經適切地解釋,為什麼陳水扁一度羈押獲釋後,承審法官就被撤換?榕園專欄提及蔡守訓法官亦曾承審馬英九先生的類似案件,該案中馬先生獲判無罪,而一名助手被判一年徒刑。

文中提及陳水扁支持者宣稱扁案是國民黨的政治報復,並由馬先生所主導。但是專欄也評論道,這很難跟馬先生廉淨的形象聯想在一起,也等於在質疑台灣是不是一個法治國家。但是與其歸罪給馬英九總統,更有道理的解釋是,從政治獨裁進步到司法獨立與正當程序的改革過程仍是不完美的。

專欄批評檢察官未善盡告知義務的陋習,稱其是民主的「汙點」。此外並提到檢察官模仿陳水扁高舉上銬的雙手的事件,專欄批評此舉相當丟臉。而就法務部長威脅解除陳水扁辯護律師的律師資格一事,專欄則引述馬英九哈佛的指導教授,傑若米‧柯漢(Jerome Cohen)的說法,稱其令人聯想到中國對付維權律師的手法。

專欄最後總結道,一個人對台灣法治未來的看法如何,仍取決於他相不相信此案具有政治動機。專欄也說,司法系統亦對此案暴露的缺點做出改進,例如檢察官參與並攝錄被告與其律師的會談已被宣告違憲,而國民黨也在重新檢視政治獻金的問題。

而更能展現此案意義的是,中國迄今對扁案宣判近乎保持靜默。畢竟大肆慶祝敵人的失敗反而可能會動搖自己統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