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金管會終於要將「金金分離」納入《銀行法》部分條文修正,因為6月即將登場的董監事改選而醞釀的風暴,卻不知道是否會平息。金管會將「金金分離」入法的嘗試,之所以被稱為「寶佳條款」,就是為了阻止四處發起股權狩獵的寶佳集團,不讓其違反競業禁止、規避大股東適格性審查。
 
「產金分離」與「金金分離」的必要性
 
在「金金分離」的原則之下,禁止多家金融機構董事席次同時被一人持有,以防內部稽核控管失效,甚至因為機密資訊流通而被財團惡意套利。過去台灣並沒有特意在「金金分離」上嚴加防備,而是更偏向「產金分離」。過去進軍金融圈的財團,多是製造業大亨,但近年來因為房地產炒作榮景,使得建商擁有大量資金可以買下金融業。而且擁有金融機構形同大開便利之門,讓建商的資產操作與建案貸款更加輕鬆。

近年來的台灣,更是連年有建商插旗金融業,之後惡意操作金流、甚至掏空金融機構資產的嚴重弊案屢見不鮮。例如龍邦集團朱國榮挪用國寶人壽資金炒作龍邦股價、遠雄集團趙藤雄隱匿關係人交易掏空遠雄人壽資金,這些都造成台灣金融秩序的嚴重傷害。
 
但是這些弊案似乎沒有變成建商進入金融業的前車之鑑,在金融圈的大門外有更多建商野心勃勃地等待良機,甚至不惜使用粗暴、遊走法律邊緣的方式搶進董事會。例如去年三信商銀董事會改選,樺福遠雄集團的張綱維就以4%持股,加上7家轉投資公司徵求委託書的方式拿下5席董事席次。在張綱維能成功拿下三信商銀,也有賴背後的龍邦集團朱國榮、寶佳集團林家宏支持。
 
而這個寶佳集團,正是引發這次《銀行法》修法的直接原因。寶佳集團在過去一兩年之中大量收購金融機構股份,甚至在永豐金與台新金都持股9%以上,意圖搶下董事席次。寶佳雖然展現了資金實力,但是卻只持股9%,正是為了避開法律規範10%股權的大股東適格性審查。
 
但即使寶佳集團與他的盟友龍邦集團、樺福遠航集團,用徵求委託書、9%持股等方式嘗試規避審查,金融圈廣泛收購股權仍不免驚動各家金融業者,以及政府的主管機關。金管會就是看見其中的巨大風險才祭出「金金分離」政策。
 
寶佳的股權狩獵,背後竟有公股財金幫操刀?
 
隨著時間接近6月的董監事改選,媒體與金融界的目光也聚焦到寶佳與台新金一觸即發的董事會大戰。隨著越來越多報導出爐,寶佳集團的操盤手——寶佳資產管理執行長唐楚烈也就難掩鋒芒。
 
唐楚烈這一號人物來頭不小,曾在合庫證券董事長與彰銀總經理這些高位歷練過。寶佳會請來唐楚烈操盤,也是因為彰銀總經理任內與台新金有多次交手經驗。此外,憑藉唐楚烈的政商人脈,向來沆瀣一氣的公股財金幫也默默為寶佳陣營助拳。
 
這群公股財金幫主要可能是合庫背景的人馬,因為唐楚烈也有合庫的經歷。不過,出於威權時期制度的遺留,公股財金幫很習慣在各家銀行之間互通聲氣,透過職位玩大風吹,出了事情也可以互相包庇,最近的例子像是慶富案。如果不廢除法人董事制度,類似的情事可能一再發生。
 
但財金幫也不會坐以待斃,同為合庫背景出身的前行政院長陳冲,現在就以「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身份,不時遊說政府的財經政策。以陳冲的政治地位與黨政人脈登高一呼,國民黨的財經立委可以與其配合,財政部與經濟部的官員也很難忽視前行政院長的意見。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除了陳冲,主要成員也多是前任政府官員,或者退休的公股高層。而這個基金會背後的出資者,正是寶佳集團。
 
金管會必須堅持金融改革,台灣經濟才可能有未來
 
在過去威權專制的時代,金融是國家的戰略命脈,也是用來控制民間企業的利器;在民主化的同時,金融圈也開始去管制化、民營化的進程,甚至到了今天,舊時代金融人事的轉型正義也應排入改革進程之中。但台灣的民主發展時間還不長,儘管成就非凡,許多黨國裙帶資本主義的遺留至今仍未解決。
 
過去政府以國家控股的角度操作公股金融機構,儘管有民營化政策,但是泛公股仍有財政部法人董事。每到董監事改選,公股之間往往互通有無,甚至會聯手徵求委託書,與民營業者進行董事席次攻防。但是這些以「守護公家財產」為名的攻防,實際上更像是財金幫抗拒改革、抗拒人事代謝的自保之舉。
 
公股財金幫的這種習性,使得公股銀行的營運績效與服務水準遜於大型民營業者,但是從威權時代累積的龐大家業,使得八大公股行庫至今仍有台灣金融市場的多數份額。有這麼大的負擔,台灣的整體金融水準一直提升緩慢。而現在面臨建商來勢洶洶的金融業股權戰爭,公股財金幫居然與之結合,使得金融改革的願景更難達成。
 
但是在全球經貿的時代,金融服務的良莠對於產業興殖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不能放任台灣各公股銀行的改革原地踏步。大型金主與財金幫結合起來,固然會是金融改革的棘手問題,但是面對這個危機,改革者能不能堅持立場?那就看《銀行法》修法這一仗,金管會能不能將其化為轉機,進而帶動其他政府部門與公股銀行的轉變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