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信仰是真的不允許婚姻平權嗎?我們的文化及信仰,其實是用另一個方式來允許及認同同性伴侶的存在!

華夏文化歷史中一直存在對同性伴侶認同,我們是否該思考不要過於相信西方文化及西方宗教的價值觀。西方文化一面拿著的人權口號,另一面卻是排斥弱勢族群。

我們的文化中一直存在著對婚姻平權的認同,只是,因為,在清代以後,受到西方文化及西方宗教的嚴重影響下,大家對於同性伴侶變得開始排斥。

「契相知」就是契兄弟或是契姐妹,這是在過去社會中給予同性伴侶的關係,在過去的喪禮中是不是有存在契兄弟或契姐妹的位置,契相知的關係成立,得透過儀式向神明及祖先報告才能成立,所以,我們的信仰文化沒有允許嗎?只有西方宗教的少數份子不允許吧,而且,西方宗教是在改變我們華人對家庭的價值觀。

契兄弟或是契姐妹的關係是在只有兩個人的基礎,從自梳的描述中,可以更加確定這樣的同性伴侶的關係是架構以兩人為基礎上。當然不是每一個契兄弟或是契姐妹就是同性伴侶,這只有家庭成員才會知道的事。

若有人認為華夏文化本來沒有這個現象,那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認真在讀歷史,這也不怪你,因為,我們的聯考中本來就很輕視歷史,導致在接受西方文化後,反而,對自己的文化是輕視的。

有讀過歷史的人就知道我們的文化史籍中最早開始記錄同性相愛的記錄是逸周書,從周朝到清代都不曾出現像西方宗教這樣的行為,最有名的一首詩就是「詩經鄭風青青子衿」,這首詩也存在為同性相愛的說法,這首詩直到清朝還是被當時的學者視為在描述同性相愛。

補充說明,詩經中的「青青子衿」有多種解讀,同性相愛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我們從史籍中可以發現當權者父權觀念很重,所以,很少有女子之間的相愛記錄,這是對女權的輕視,但是,西方宗教更加嚴重輕視,亞洲各國就算父權觀念嚴重,但是,都會在多神信仰中出現「女神」來突顯女性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古老文化的一開始就是母權社會。

我們的宗教中有沒有帶有對於同性的隱喻,在漢武帝還沒有決定獨尊儒家時,在那之前是百家思想爭鳴,而在這個時候,對於同性相愛的史籍描述就變成是隱喻,但是,不是像西方宗教惡劣到排斥,有關我們的信仰中有那些神明是帶有性向平權意涵,我得再多看一些資料才能確定。

其實,並不是沒有,因為,有些神明所顯現的圖騰符號,其實是有本義、廣義及引申義等三個層級的思維,只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說真的,會讓我們的思考受限在本義及廣義中,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各位有另一個層面的思維。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