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新制實施,全台許多大小企業不約而同的調漲了產品定價,擔心大規模物價調漲反造成消費者衝擊的行政院,因此傳出了消保處邀請宣告調漲業者到院「喝咖啡」消息,了解漲價是否都用在人事成本上。 話說勞工假都還沒放到,企業就率先喊漲,還沒領到加班費,荷包卻先縮水,導致不少媒體試圖把一例一休導向新政府在勞動基準法修政策的錯誤,但要突破現階段台灣勞動條件的困境,不能只怪罪政府,更不能只盼望政府來解決,企業對於市場與勞動者的態度恐怕才是關鍵。

從一根冰棒,看企業家精神與態度

說到漲價這件事,就不能不提2016年4月日本國民冰品「ガリガリ君(GariGari君)」的一支「謝罪」的漲價廣告。GariGari君冰棒幾乎日本每個國民小時候都吃過的蘇打汽水口味的冰棒,是赤城乳業在1981年推出的產品,當時適逢第二次石油危機因消費緊縮瀕臨破產的赤城乳業,推出大眾口味、一支只要50元日幣GariGari君冰棒,自此成為日本大小朋友最喜歡冰棒品牌之一。

推出至今35年的GariGari君只調漲過兩次價格,一次是在1991年,而2016年4月1日的調漲價格則是第二次,兩次都調整了10元日幣,而為了事隔25年的定價調整,赤城乳業推出了一支「漲價篇」的廣告,60秒長度電視廣告用了1991年調漲價格的廣告歌曲最為背景音樂,在中文歌詞意思大致如下:

完全沒有想要漲價  (値上げは ぜんぜん考えぬ)
今年內絕對不漲價  (年内 値上げは考えぬ)
現在先不要談漲價這件事!  (今のところ 値上げはみおくりたい)
絕對不允許立刻漲價  (すぐに 値上げを認めない)
我們也想想漲價的時間點  (値上げの時期は考えたい)
不是我們認為應該漲價  (値上げを認めわけではない)
我們不想立刻調漲價格  (すぐに値上げはしたくない)
對漲價我們雖抱持消極態度  (値上げには消極的であるが)
今年是萬不得已只好漲價  (年内 値上げもやむを得ぬ)
最近的漲價是不得不選擇  (近く 値上げもやむを得ぬ)
漲價是不得已的選擇  (値上げもやむを得ぬ)
踏出漲價的那一步吧  (値上げにふみきろう)

在這首1991年所寫的廣告歌聲中,赤城乳業社長井上秀樹先生率領著100位以上的員工,面色凝重地看這鏡頭,在最後一句歌詞時,深深向鏡頭行90度的彎腰禮,而這時螢幕上出現了「60→70,25年間我們真的很努力了! 踏出漲價的那一步吧!」,這支道歉廣告獲得來自日本國內、世界各地許多消費者廣大回響與讚賞,在漲價之後銷量反而成長10%。

通貨膨脹不是必然,漲價是不得已的選擇

事實上,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東南亞等新興國家消費力的崛起,推升了世界平均物價,特別是農產品、原物料等價格,全世界唯獨日本一個國家,長期面臨物價下跌、通貨緊縮之苦。

4年前日本安倍晉三提出安倍經濟學,射出「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與「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戰略」三支箭的目的,就是要擺脫日本物價持續下跌的通貨緊縮。而根據日本官方與學者的研究指出,造成日本通貨緊縮的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供給面,也就是日本企業對「定價」的忍耐與「成本」的努力。

在擺脫通貨緊縮目標下,日本央行以「異次元」的貨幣寬鬆政策在2年內讓日圓大幅貶近50%,逼得日本以內需市場企業們受不了進口成本壓力,在「超過自助努力所能吸收成本的極限」下,於2015年初開始調漲定價,但日本食品、日用品與外食連鎖餐廳的漲價潮中,部分產品甚至比GariGari君還要長時間沒有調整價格,例如Lotte 「Ghana」牛奶巧克力41年、三多利的「角瓶」32年,許多大型加工食品製造商都是25年來首次大規模調漲產品定價,而外食業者當中,台灣也有分店CoCo壹番屋則是事隔9年將招牌豬肉咖哩飯價格調漲21日圓(約4.5%),但也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以東京23區先行漲價,以一年時間分區域慢慢調漲。因日本長期通貨緊縮、消費者精打細算而逐步擴大市場成為全球知名平價服飾品牌的Uniqlo社長柳井正在宣布調漲店頭定價時說到「為了不讓產品品質下降,漲價是不得不的決定。」

百元商店出現、1個硬幣套餐(500元)的出現,都是日本大、中小企業為了國內消費市場競爭的產物,透過原物料損失與存貨控制、自動化與生產效率流程的改善、委託海外生產等生產與管理效能的提升來控制勞動或原物成本,是日本企業經營基本常識,「漲價」是不得以的選擇,只有在所有辦法都努力過了,我們還是無法維持獲利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跟消費者低頭道歉說「我們努力過了,請原諒我們要漲價」。

漲價不是不行,關鍵在於態度

這次一例一休帶動的漲價風潮中,多數台灣消費者對於喊漲的企業大多抱持著不滿,總覺得怎麼還沒放到假,你就先喊漲。為什麼可以先行調漲,因為雇主很清楚一例一休實施後,若要完全符合規定必須要增加勞動成本。簡單來說,假設一家連鎖餃子館因新制上路,為填補正職員工新制工時缺口,必須聘請一位時薪人員,每月成本需增加1萬元,若該店勞動成本約占總營收2成,反推回來一間店鋪的月營收就必須增加5萬。有做過零售相關工作的人都知道,既使是一家月平均月營收有100萬的店舖,要平均能夠穩定擴大營收5萬元在現在台灣這個講求高CP值的消費市場中有多麼困難,若不是老闆自己吃下來,就是要消費者吞下去。

但從這波喊漲風中,沒看台灣老闆們像日本企業苦守25年的「忍耐」與「努力」,「立刻」用了「反映成本」一句話,將一切的問題「轉嫁」給多數勞工組成的消費者以及想要打造更優質勞動條件的政府,完全嶄露了「慣老闆」的性格。

消費市場是自由的,勞動者們有選擇權利

從近幾年國內有越來越多日本食品以進口或來台設生產點,也有很多外食、百貨零售業者進軍台灣,當有越來越多日本企業瞄準台灣內需市場,與台灣企業一起競爭勞工們主導的消費市場時,會使台灣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而面對那些不懂忍耐、隨便就喊漲的慣老闆們,或許不用等政府請他們喝咖啡,消費者就可以用手中的新台幣來選擇哪一家企業可以生存。

消費者與其用消極的怪罪政府政策錯誤,不如積極用自己的力量,讓不知長進、忍耐與努力的企業,像頂新、康師傅一樣退出市場吧!

本文作者:葉懿倫,青平台基金會慕哲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