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佈將逐步與古巴恢復全面的外交經貿關係,閃過我腦海的第一個念頭是,價格原來已經夠昂貴的古巴雪茄,美國市場開放後,這一來古巴雪茄的價格將更高不可攀,就如中國人有錢之後,買遍法國高檔葡萄酒、四處收購原物料,全球物價都受影響。

 

從青春期至今,我對古巴與摩洛哥這兩個國家總充滿Obsession(著魔,意亂情迷)的浪漫情懷,因此閱讀與這兩個國家相關的資訊,剪報收集有關的報導。我不抽紙煙,但抽雪茄,也許是滿足我對古巴的諸多想像,從雪茄、音樂、Rum、食物(台北Cozzi酒店有一道古巴三明治)、咖啡到革命。女兒定居紐約知道我是古巴迷特地帶我去Café Habana(位在Prince街與Elizabeth街交會)吃古巴三明治與烤玉米;我在West Village 閒逛看到Havana Alma de Cuba(位在Christopher街與Bleecker街交會)餐廳,走進去吃道薄切火腿配番茄莎莎,餐廳的牆壁畫滿加勒比海風情與人物,很有拉丁的氣氛。

 

美國The New Yorker與英國The Economist偶有以古巴為封面,若亞洲版沒有,我總請友人從國外購買寄給我;我經常閱讀的Cigar Aficionado(双月刊),每期總有評鑑或報導古巴雪茄,也曾多次以古巴為封面,最近的5/6月號這期封面主題就是Welcome to Cuba,可說是旅遊古巴最新的報導與資訊,當然還有到那裡?如何購買雪茄的建議。從歐巴馬的宣布之後,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刊登許多與旅遊古巴有關的報導。

       

     

 

1990年代的台北也曾感染了美國流行的雪茄熱潮,當時的希爾頓(今日的凱薩)、喜來登、Westin、亞都(麗緻)、西華等國際酒店或多或少都有雪茄的相關活動,如來自古巴的雪茄師傅捲雪茄秀、雪茄餐宴等等。在室內還沒有禁菸的年代,這些酒店或像T. G. Friday's、Pub這些「老外」常出入的餐廳,都可以抽到古巴雪茄,而且都有準備抽雪茄的器具,如雪茄剪、點燃雪茄專用的火柴或噴火機、菸灰盤等等。

 

就在那時候,我身邊一位具有餐飲創意的朋友Daniel(時),在台北天母開了一家Cigar Tribune「席加」雪茄餐廳,它是一棟獨立的兩層樓建物,一樓是餐廳與廚房,二樓原先的客廳,他改為抽雪茄的空間,有舒適的沙發、音響、各類餐後酒;一樓室外有庭院、小魚池。

 

Daniel延續之前在台北希爾頓二樓「牛排館」的經驗(它曾是台北數一數二的高檔西餐廳),愛做菜的他在自家餐廳發揮廚藝天賦,並充實古巴各品牌、系列雪茄,以及Port、Malt Whisky,雪茄雜誌與雪茄書籍。

 

「席加」每晚吸引許多在台「老外」,特別是在台的美國雪茄客;它是台灣第一家登上Cigar Aficionado網站的餐廳,也是台灣第一家被該雜誌出版的「雪茄購買指南」選為對雪茄客友善的餐廳,因此來台旅行的「老美」也根據這些資訊,來到「席加」,享受在美國無法抽到的古巴雪茄。因為美國從1962年,甘迺迪總統簽署對古巴採取貿易制裁以來,販賣古巴雪茄是違法的。

 

只要有新到的古巴雪茄,Daniel一定找我試抽、談心得,我們經常在二樓雪茄廳與一些「老外」抽雪茄喝Port聽Jazz到清晨,那時我在「自立晚報」寫了系列雪茄的文章,後來集結成「不接吻的時候我抽雪茄」一書。

 

Cigar Aficionado雖是一本報導雪茄與男性休閒嗜好的雜誌,但多年一直主張取消對古巴的禁運制裁政策。最著名也引起美國其它媒體報導的一期是1994年夏季號以古巴Fidel Castro為封面,Fidel著他的招牌綠色軍裝,兩手拿一隻曾是他御用、專供外交使用的Cohiba雪茄在鼻前聞。這本雜誌的創辦人Marvin R. Shanken事後對媒體表示,他進行兩年的溝通協調才得到該次獨家專訪白宮歷任總統的死對頭古巴實際掌權者Fidel Castro,訪問地點在首都哈瓦那的「革命宮」。連同今年這期,於1992年創刊的Cigar Aficionado這23年來有9次以古巴為封面故事,主題含括政治、間諜、旅遊、超級模特兒。

 

所幸我還有一些古巴雪茄,在不接吻的時候我抽雪茄,同時一再聽Havana(哈瓦那)這部電影的配樂(由Robert Redford與Lena Olin主演);還有一張充滿加勒比海拉丁情調的雪茄音樂Cigar Music:Tobacco Songs from Old Havana,這張CD附有一張摺疊的曲目說明與古巴雪茄的故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