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在許多人,包括我在內,的心目中,不只是1961-1989年圍繞在西柏林四周,長約167.8公里的水泥牆和鐵絲網而已。它是東、西德分裂以及整個冷戰時期的象徵。它代表的是一種冰冷卻又暴烈的阻隔,親情、自由、希望,甚至生命,都在此斷裂。
 
1974年至1981年,我在德國留學,街頭和政壇上的震盪起伏,時常和柏林圍牆,或者是說和東西德的分隔以及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峙有關。柏林圍牆是真實存在、沉甸甸的水泥塊,重重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柏林圍牆以及沿著整個東西德邊界綿延數百公里的鐵網隔離區,在東德內部被宣傳成「阻擋法西斯入侵的屏障」,其實目的就是要阻斷東德民眾向西德地區的流動。在圍牆存在的28年間,為了逃往西德死於圍牆下的,根據不同的統計,在136到206人之間,若計入整個邊境,則約有上千(有一個統計說是1065)人,為了逃往自由死於非命。
 
最悲慘的一個例子,是大約在1977年左右,我進東柏林參觀時,在伏德利西街(Friedrich Strasse)的查理檢查站(Check Point Charlie)聽到的。
 
1962年8月17日,一個十來歲的東德青少年彼得‧費希特(Peter Fechter)企圖逃往西柏林時,被東德守衛發現射傷了髖部,他的身體被鐵絲網纏住躺在柏林圍牆下,血不斷地流出。美國士兵不敢去救他,因為他躺的位置在蘇區內數公尺處,東德士兵不敢去移動他,怕遭到美軍的射擊。於是費希特在全世界媒體的注視下,慢慢流血死亡。
 
因為時日久遠,我不復記得許多當年在東柏林停留的細節,但有一幕我仍然印象深刻。那應該是在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上,電信高塔孤伶伶地聳立著,廣場上行人稀稀落落,社會主義統一黨(SED)中央黨部的建築睨視著廣場對面的總理府。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這景象和多年前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在介壽路上遙看總統府的情況十分相像。
 
比較中國國民黨和一些威權政黨在民主化過程中的抉擇,可能會是一個有趣的研究議題。中國國民黨後來把威權象徵的中央黨部大樓賣掉,如果不是出於處理問題黨產的考量,從擺脫威權政黨形象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我在1992年再度訪問東柏林,那時圍牆被衝破已將近3年,我的目的是想瞭解共產黨垮台後原本黨的喉舌報刊編輯部變化的情況,我訪問了當時「新德國(Neues Deutschland)」日報的總編輯。「新德國」日報在共黨時期是社會主義統一黨(執政的共產黨)的機關報,那個時期發行量上百萬。短短不到3年,發行量掉落到10萬。我查了一下今(2009)年的資料,居然還有4萬多份,下場比現在已經關掉的國民黨中央日報好多了。
 
冷戰時期,西柏林和西德之間的交通,除了飛機之外,靠的是兩條(我印象中是兩條)由西德向東德租用的公路,一條通往漢堡,另一條通往法蘭克福。沿途除了公路上的汽車外看不到人煙。這裡還有柏林圍牆以外的邊界,沒有那麼緊密的衛兵駐守,因此除了鐵絲網之外,還常常裝有聲名狼藉的自動射擊器(Selbstschussanlage)。這是一種裝在離地面約20公分,利用細線觸發的定向霰彈射擊器。除了在邊界殺人無數外,也有腦袋秀逗的西德居民,把自動射擊器設在自家菜圃裡以對付宵小,真的傷了人,也製造不小的社會恐慌。
 
雖然在制度競賽下,東德共產黨的垮台似乎是歷史必然。但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的開放則屬意外,當時東德和西德政府都沒做好準備,亢奮的東柏林的民眾因為一則錯誤的訊息,就衝破圍牆湧到西柏林來。西德的法律規定,凡東德居民進入西德領土即有資格申請國民身份。柏林圍牆開放之後,東德民眾不斷湧進,除了統一之外,西德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的倒塌,標記了歐洲共產主義敗亡的開始,共黨政權像骨牌效應一樣,一個一個倒下。對許多當時生活在鐵幕內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民主時代的黎明時刻。
                       
然而歷史的走向,比我們願意相信的還更加曲折。20年過後,東歐國家人民對民主及資本主義的熱情明顯消退。1991年,一項針對東歐九個國家民眾所做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民眾歡迎從一黨專政邁向多黨政治。然而最近由經濟學人雜誌所發表的調查卻顯示,這樣的支持已經明顯下降,尤其是在較貧窮的國家,如立陶宛、匈牙利和烏克蘭,下降的程度分別高達20%、24%及42%。
 
在所有調查的國家裡面,支持轉向自由市場經濟的比例也都明顯下降。一般民眾廣泛地相信,自由經濟更加照顧政治及企業菁英的利益,他們才是真正的獲利者。
 
即使是較富裕的德國也無法擺脫這樣的趨勢,幾個星期前才完成的德國國會大選,作為社會主義統一黨繼承者的左翼黨(die Linke)席次大增,它在布蘭登堡邦的邦議會選舉完後,甚至還與社會民主黨(SPD)共組聯合政府。
 
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除了慶祝之外,也必須看到警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