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前The Economist創刊在鼓吹自由貿易,並希望去除阻礙進步的魯莽、自私與懦弱


當過主管的人,最怕碰到那種「勤能補拙」的員工,因為一個勤勞的笨蛋,常做錯事,而且多做多錯,甚至捅出難以善了的簍子,搞得天下大亂,別人為他收拾善後也就罷了,他還裝得一臉無辜。


笨蛋是沒救的,因為笨蛋是沒有藥醫的。很不幸的,台灣出現一個笨蛋總統,而且政府官員還要四處幫他講話,說別人不瞭解我國國情,說甚麼文章不署名,所以報導尺度比較寬等似是而非的辯詞,甚至有些人批判起這本雜誌。


被其它雜誌點名批判就算了,但出現在英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就不一樣。1843年James Wilson創立The Economist的目的在鼓吹自由貿易,並參與知識的競爭,以去除阻礙進步的魯莽、自私與懦弱。這句話送給馬英九總統。發行量才一百五十幾萬份的「經濟學人」,在英語系國家的時事刊物,就以它最有影響力,美國Vanity Fair(浮華世界,1993年6月號)認為「經濟學人」可能是一本最多元首、政經決策者、意見領袖閱讀的英文周刊。陳冲院長接受國內媒體訪問時也表示,「自己長期閱讀經濟學人」(選的好)。


馬英九是統派媒體的寵兒,雖然在第一任不久就被貼上「無能」的標籤,但51%的選民還給他送上第二任,因此他完全不在乎國人對他的批判;他上任後就一直期待得到中國與國際的認同,沒料到「經濟學人」卻站在台灣人民這邊。而他也非常了解「經濟學人」的影響力,自戀自愛、死愛面子的他,被「經濟學人」如此歷史定位,證明國人不是為反對而反對,而是對他「無能」、「笨拙」的作為是有感的。所幸,這只是一篇「報導」,不是刊載在該雜誌最特色的Leaders(社論)欄,否則才是丟大臉。萬幸的是,馬英九上任後強調「外交休兵」,不太需要與其它國家元首互動,否則Ma the bumbler如何上國際舞台。


馬英九是應該在乎「經濟學人」對他的報導,這本刊物不像美國的Time或 Newsweek分不同的國際版刊登內容,「經濟學人」縱有不同的封面設計與內容排序,但讀者都看到同樣的內容(英國版有較多的英國新聞),也就是說從非洲到中南美洲底端,都看到Ma the bumbler這篇文章。喜愛跟外籍媒體秀英文的馬英九,這時應該展現你的英文功力,寫封「讀者投書」給「經濟學人」,不要讓國內的官員或駐外機構代勞,因為媒體是針對你的治國能力。這雜誌的「讀者投書」,多的是國家領導人、大使、意見領袖、學者專家,是另類「名人錄」;而「讀者投書」的版面是緊跟著Leaders之後,能吸引讀者的注意。


The Economist在2012年對中國與台灣作了天壤之別的定位。年初春節之際,該雜誌新闢「中國」欄,將中國從「亞洲」欄獨立出來,意味著從這期起每期都會有文章報導中國,這是「經濟學人」自1942年單獨把美國作重點報導後,首次以單一國家為專欄,不僅凸顯中國對全球政經的影響力,而且是值得讀者持續的關注。而The Economist在2012年對台灣的觀點是出現一位笨蛋的馬總統Ma the bumbler,兩相對比,身為台灣國民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1970年代初期我訂美國的Time,在1972尼克森「水門事件」發生後,我又加訂英國的The Economist,但從1990年代末期,若只看一本周刊,我選The Economist,因為它提供更多元、更深入的思考。而每次出國我的隨身行李也必有The Economist(早年從台灣飛出國際線的經濟艙都還提供The Economist,近年來只有商務艙還提供,但幾乎每個機場的書報攤都買的到這本雜誌)。


90年代我在「自立晚報」編旅遊專刊版(每周3的「海天遊蹤」),曾譯登一篇有趣的文章。大意是,若有天你流放到某個孤島,最想帶的是哪本雜誌,結果是The Economist。


到目前為止,The Economist還是根據地理位置來分析報導該國的政經、人文社會事務。在1980年代末期網路新聞未興起之前,The Economist與美國3大新聞周刊--Time、Newsweek(將於年底停刊)、US News&World Report(已停刊)的國際新聞都依洲際與國家來編排,如要看中國新聞,從亞洲欄就可以讀到。但網路新聞興起後,美國的新聞性周刊,報導的少,而著重分析與評論;但The Economist,這本到明年就滿170年的英文「報紙」,還是依洲際與國家來報導該周的新聞事件,長期下來建立讀者的地理方位感。


The Economist是一本意見領導的周刊,每期雜誌是由約有5至7篇、長短不一的社論領頭,接著是讀者投書。第1篇社論就是當期的封面故事,有時候依不同新聞事件、在不同的洲際,調動社論的順序,而出現不同的封面訴求,但內容並沒有增刪,相較於美國雜誌的「分版」(台北看到的是亞洲版Time,有些內容迴異於美國版、歐洲版),The Economist是「原汁原味」。


The Economist還保有「不署名」的特點,除了讀者投書,從社論到各國家的報導,都看不到記者或作者的名字,The Economist認為刊出的文字就由該雜誌負責也代表該雜誌的觀點,因此在The Economist的觀點馬英九就是Ma the bumbler;其實早些年美國3大新聞周刊也都不署名,Newsweek於80年代率先署名,幾年後Time也跟進,但The Economist仍保持「不署名」的特點。


The Economist的精隨在倫敦總部的研究員,外地記者發出的稿件,只是刊出的基本資料而已,經由總社的查證、補充、改寫才刊出;「不署名」的Time也曾是如此運作。讀The Economist還要注意標題下方所標出的地名,像Ma the bumbler這篇文章是從台北發出,有時候有關台灣的報導,是從北京、或是北京與台北的記者撰稿。


曾擔任該雜誌總編輯的Rupert Pennant-Rea(1986年至1993年)說過,擔任The Economist總編輯是「世上最好的工作」,在他任內是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因此於1987年7月18日這期新闢「亞洲」欄,而不只是「國際」欄的一部分而已,一推出亞洲欄就有1篇台灣政治的報導,當時──該年7月14日蔣經國總統取消「戒嚴令」,文中還提到釋放167個政治犯、報禁也將在該年秋天解除、民進黨在之前12月的國會選舉獲得21%的選票等等。當然也有1篇中國政情分析,鄧小平的開放改革路線仍受到黨內某些人士的質疑……。


每年耶誕與新年合刊號的The Economist,增加許多值得細細閱讀的專文,這期是我連同Playboy一月特刊,陪伴我春節假期最好的讀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