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海島,早期漢人來台移墾,主要由河口登陸,各地河流形成的河口港,以及內河港口,除成為早期移民的落腳點,同時亦為他們往內陸發展的「中站」或橋頭堡。
 
「樹苓湖」灣的戎克帆船  載來無數移民之夢
 
「下湖地區」一帶的興起,必須先從「樹苓湖」灣談起,「樹苓湖」的範圍,以道光25年(1845年)所發生的水難事件推測,約為今之臺灣本島西部最突出海面之處,即雲林縣臺西鄉「五條港」以南、四湖鄉「泊仔寮」西南部、口湖鄉「青蚶庄」以西,以及北港溪河口「鵝尾墩」﹙湖口村﹚以北地區。
 
但「樹苓湖」的名稱,雖至道光年間才出現,惟從文獻來看,「樹苓湖」瀉湖,應早在乾隆年間或更早之前,即有雛形。
 
我們從「下湖地區」最早出現歷史舞台的地理名詞,亦即康熙、乾隆年間所繪的古地圖中,已經出現的「臺仔社」及「臺仔挖」的地名來聯結,約略可以看出端倪;修於乾隆17年(1752年)修的《台灣縣志》曾謂:「臺海港口哨船可出入者,只邑治鹿耳門,即南路打鼓港、北路蚊港、笨港、淡水港、小雞籠、八尺門等七處,其餘…….,只容﹙舟古﹚仔小船,….,北路﹙魚逮﹚仔穵象領,今盡淤塞,唯小漁船來往。」,樹苓湖,又名「象鼻湖」,而「臺仔挖」與後來出現的「下湖」,在地理上其實是相近的地區,因此筆者大膽推測,乾隆年間所說「﹙魚逮﹚仔穵象領」,不無可能就是「象鼻湖」(或稱象苓澳)的前身。
 
《金湖春秋》作者曾人口先生指出,「象苓澳(即樹苓湖)的臺語發音接近「橡皮」(樹奶),這可能是潮水有時漲、有時退,好像橡皮會屈會伸,人們就依這個特性取地名。」如是,或可印證乾隆年間《台灣縣志》所謂「象領」之說,與道光年間出現「樹苓湖」之間的關聯性。
 
下湖崛起之時,正當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戰爭爆發前後,中國面臨西方列強的相繼入侵,此時也正是中國沿海移民出洋,另闢新天地最為頻繁之時,當先民辛苦渡過俗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時,在西南海岸或河口登陸後,放眼所見便是一片遼闊的平原,《嘉義縣輿圖纂要》有如此記載:「嘉義縣治負山面海,海疆之巖邑也。南界曾文,北界虎尾;東倚武巒之麓,西臨笨港之濱。局度寬宏,平原廣沃;為南北之康莊,無崎嶇之險阻。」
 
這一片遼闊平原的河口之一,就是最接近福建沿海的笨港之濱,笨港河口也成為移民的偷渡天堂,而揚帆在「樹苓湖」灣的戎克船,更載來許許多多「移民之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