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部落格讓我與親人相見
 
 
那天出發有如踩上銀色絲線,這絲線要帶我去看幾十年未見的堂姊。車行國道三號,春霧陰朦裡有些路段竟有騰雲駕霧之感。我笑說,我們就這麼飛到清照寺!
 
到了高雄,陽光闊氣地灑,車下高速公路到燕巢,一片南國景象。就在深水里,過了臥牛巷,清照寺整潔新雅地在深興路彎進去的清淨裡。住持釋心慈師父就是我要去見的堂姊。
 
 
我們三人行,負責開車的長者好友光餘指揮,一下車看到師父,訝異地說,「堂姐妹怎麼長得這麼像!」
 
嗯,我們相像的還包括對美的感受力強、風趣,以及認路的能力。這麼像的兩人為何要這麼久才相見?或說,為何相隔這麼久終於見面?
 
使我們分隔的是祖母,使我們再度相見的是我在新頭殼的部落格與至今未見過面的外甥益年。
 
祖父母若還活著現已一百多歲,但他們很早(日治時代)就離婚了。據所有長輩說,是祖母獨生女我行我素的個性導致的。曾祖父是地主,有抽鴉片習慣,非常寵愛唯一的女兒,結果把女兒養得很難與人相處。祖父母離婚,大伯與三個姑姑跟祖父走,我父親是老幺留在祖母身邊。
 
 
大伯到高雄發展,後來因白色恐怖被關到綠島,那時我父親才12歲左右,他僅大堂姊9歲。我在三年前獲知二姑媽親眼看到陳澄波先生在嘉義火車站前被槍決的事後,寫了一篇文章放在部落格,結果被也是新頭殼網站讀者的外甥益年看到。據他說,當時他們兄弟姐妹看到這篇文章時都頭皮發麻,在看到文章兩年多後終於在我的部落格留言,這個留言就促成了我與堂姊相見。
 
清照寺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大日如來。釋心慈師父從承繼她師父的遺業至今,二十幾年來一點一滴改善,而有我們今天看到的整潔新雅。師父帶我們去禮佛後,就領我們認識寺院的環境。喜歡那高高昂起,已有五十幾歲的椰子樹,還有那棵形狀很美百年以上的龍眼樹。
 
空氣中應留有孩童在觀音像前的遊戲聲。外甥女貞嫻在臉書上跟我說,小時候常與哥哥姊姊在那裡玩。
 
 
堂姊在48歲出家。她的四個孩子是她獨立撫養長大,個個優秀。我很佩服她的毅力與清楚的頭腦。堂姊說,她唸高中時就想當修女。我問為什麼?她說,不喜歡複雜的世界,嚮往寧靜清明。當時沒去當修女,不過繞了一圈還是出家了。
 
僅與師父相處不到一天,就知道師父做事很有節奏。光餘指揮、外子與我原以為僅在清照寺停留,結果中午時分,由師父的弟子圓修師父開車載大家到愛河畔的寬心園用餐。這是我們吃過最好吃的素食套餐,吃得滿心歡喜!
 
用完餐,在愛河畔短暫散步後就驅車前往旗津,這真出乎我們意料,不過我們很高興能到海邊!體貼的師父,讓我們跟她在一起很自在。
 
能到海岸公園已讓我們喜出望外了,結果還有更精彩的!
 
 
車子在遊客蠻多的夜市一帶穿梭,我跟師父開玩笑說,兩位出家人勇闖海鮮店林立的鬧街,真酷!開著車的圓修師父立刻幽默接話說,「海鮮店老闆看到出家人,還招呼說,師父,我們的蚵仔很鮮喔!」
 
一片笑聲後車子在一棟長相帥氣的房子前停下來。師父宣佈,阿姨家到了!師父的阿姨與師父同年,是她母親最小的妹妹。
 
阿姨推開門出來時,光餘指揮與我都嚇一跳,怎麼那麼年輕?身材與臉孔一點也不像70歲!阿姨也姓林,她看到光於指揮,覺得好熟悉,好像認識很久了,一點都沒有初次見面的陌生感。
 
姨丈姓鍾名秋榮,家族在旗後燈塔山下落地生根到他已第七或第八代。走過五大洲三大洋的姨丈是船長退休,74歲,仍英挺勇健,非常熱情。師父帶我們來,就是要姨丈當嚮導領我們去看旗後燈塔與砲台。
 
要不是師父帶我們來,我還真不知道有旗後燈塔與砲台!很感榮幸有在此土生土長的姨丈一起散步說故事給我們聽!
 
 
走向旗後燈塔,與親人相聚的感覺好像燈塔亮了起來。姨丈走過三大洋,從電報員做到船長,卻沒有傲氣。他邊走邊說,1949年他8歲,看到國民黨士兵衣衫舊褸,腳趿平板布鞋,在旗後山散落一群一群將就駐紮,這一帶原來就只他們鍾姓家族住在這裡,後來一些軍人就在他們家周圍蓋起簡陋的房子,門牌號碼以他們家為主,然後之一、之二連開來。
 
 
旗後山的山腳本來在他們家旁,後來一直開發,山就一直縮,如今完全看不出來當時模樣。這裡的砲台過去一直是軍事重地,演習的時候,基於安全顧慮,他們全家都要疏散到別處。蔣介石到此視察,就暫住在燈塔旁邊幾公尺處的重地。
 
我望著燈塔,燈塔凝視著台灣海峽,風吹過,陽光嘩嘩,船隻炎熱的黑影,從蘇醒的港灣,駛向藍色的燃燒。
 
太陽也照著砲台清代的紅磚,感覺歷史的今昔在對撞凝住,時代的爆火與波瀾皆退了,入口一對囍字圖案奇特地在夕光下對著空曠的海風。
 
 
好想在這裡靜坐眺望海峽與港灣,或散步沈想,或聽著姨丈的在地史,但天色漸晚,我們還要回燕巢的清照寺,於是不捨地跟阿姨、姨丈告別,約定下次再來玩。
 
 
到了清照寺,準備開我們的車回新竹時,寺犬黑糖與咖啡跑來甜蜜送行。看牠們與師父之間的深情,我感覺清照寺在人世的一個角落煦射慰藉的溫暖。
 
緣的絲線把久違的我們牽在一起,家人相見的歡喜,像寺院裡那棵龍眼樹,從佛經的肅穆裡燦長。
 
回到新竹,隔兩日光餘指揮因為看到鄰居老屋櫻花燦開有感,寄來照片,外子寫了感受回應,他將外子的抒情製成一詩:
 
燦櫻出老屋
鄰居敲門聲
後院榕樹下
沉思靜若僧
 
我不禁想起師父來。我們的到臨正是櫻花盛開啊,從幾十年的沈默盛開出親情的美來⋯
 
這一天是2015年2月25日
 
 
照片:倪國榮、董恆秀拍攝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